close
關山系列即將要撥映最後一檔戲了呢,好快唷~
相信「蕭醫師週記」也和前五部戲一樣,
每一次都會帶給我們觀眾史無前例感動氛圍,
就讓我們一起來期待3月23日的到來吧~~




採訪撰文/林美慧  圖片提供/大愛劇場
 
引言:
理想人生究竟是要如何的高潮迭起才叫精彩?在台東,人稱「蕭一刀」的蕭醫師,六十歲退休後,因為證嚴法師的一句話來到關山醫院。看似重覆而規律的枯燥日子,蘊含了什麼樣的生活哲學?我們看不到、不能想像的風景和滋味,將在〈蕭醫師週記〉現端倪。
 
死別的至痛,無苦不出離的豁達
 
蕭醫師是赫赫有名的內科權威醫師,非常受到台東人的敬重;他有一個特色,就是「規律」。飾演蕭醫師的檢場敘述著蕭醫師的一天:早餐一定是燒餅油條,固定會玩一盤電腦接龍、燙衣服,接著坐火車到關山醫院看診;日復一日,週而復始,一週七天、全年無休。說著說著,檢場也笑了。
 
「有一次,蕭醫師發現,原來早餐店也開始周休二日,他竟愣著不知該吃什麼好!」檢場說,他就是這麼有意思的一個人。大半輩子都奉獻給了病人,如今七十歲的他,仍在關山醫院看診;身為醫師的使命和執著,非常令人敬佩。
 
除了詮釋蕭醫師在生活面向的規律外,檢場也表示,看似冷面的蕭醫師,其實喜歡開玩笑,會調皮地捉弄病人,尤其他完全不避諱和病人談及死亡。不過,對生死的豁達,其實是用自己生命的體驗換來的──他的兒子出生沒多久,就因為先天性巨細胞病毒感染而過世;另一次,則是蕭醫師自己罹患心包膜積水,差點失去性命。
 
面臨兒子死亡的那一場戲,讓男主角檢場和女主角柯淑勤都印象深刻。檢場說,一個名醫救人無數,卻救不了自己的兒子,這真是人生最大的諷刺;而且還要面對太太的質疑,加上生離死別的至痛。老天給的無常課題,該是要一位權威醫師學習放下自己吧!
 
柯淑勤揣摩當時蕭太太身為一位年輕媽媽的心境,她將那場戲詮釋為對人生仍有許多期待,而不是承受打擊的激動。另一場面對自己先生在生死關頭的戲,柯淑勤說,因為那時候蕭太太年紀比較大了,她選擇的表現方式就以較緩和的情緒波動為主。
 
關於死別,戲裡飾演失去兒子也差點失去先生的柯淑勤,還有一個特殊的體會。她認為,這是每個人必須經歷的過程,接下來就等著經歷人生最後一個關頭;她甚至有點期待和好奇,因為那是整個人生中唯一沒有人可以告訴你的滋味。對死亡選擇輕鬆以對,這是她在大愛劇場側拍時面對鏡頭的自我陳述。
 
思考框框外,面對人生的哲學
 
在「關山」系列中,〈蕭醫師週記〉的戲劇架構毋寧是特殊的。整齣戲用週記的形式,似乎是記錄著蕭醫師的拘謹與規律,但以「現在的事件輔以倒敘的回憶,讓過去與現在有所呼應,更能瞭解蕭醫師退而不休的超級公務員情懷。」導演周曉鵬在詮釋蕭醫師看似重複的規律,在鏡頭上選擇以框景的「符號」暗示做串聯,例如:門框、窗框……等;許多格子的出現,似乎框住了男女主角,更暗示著蕭醫師尋常日子裡的固定作息,也在一種生活框框與限制裡。
 
而框框之外呢?仔細推想:蕭醫師每天坐火車去上班的窗外風景是一樣的嗎?你以為只有蕭醫師過著看似一樣的生活嗎?飾演蕭醫師太太的柯淑勤就說,其實,每個人每天都過著一樣模式的生活,有人也許沒意識到自己用一樣的習性在過日子;但是,蕭醫師的規律與重覆,卻是奉獻給病患、給醫院。
 
〈蕭醫師週記〉在很短的集數中濃縮了蕭醫師的過去與現在,當春、夏、秋、冬四季推移,窗外風景與人生時序相互呼應;看似相同枯燥平淡的人生,卻有著蕭醫師面對生活的哲學與深長的意味。

文章:大愛之友月刊提供
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reihsi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